文章编号:113144时间:2024-12-21人气:
中新网12月21日电(记者 张尼)“数字赋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近日在一场论坛上作出上述判断。
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届社会养老创新发展大会日前在北京举办。杨志明在会上提到,如今几乎没有纯粹的传统行业,包括养老行业在内都有数字化的身影,数字经济成为科技变革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式,一批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正在形成活跃力量。
“数智赋能养老创新的底气来自于养老产业中积累的海量数据和要素聚集,也来自创新康养市场。”
事实的确如此。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网民已达到1.7亿,占老年人口的相当比例,互联网与新技术发展也在改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杨志明说,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快速发展,生成式AI爆发式增长,让老年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创新了养老产业和养老照料的发展。
他强调,新技术革命推进新业态是“从无到有”,对传统产品的影响则是“有中出新”,日新月异,交织演进。
与此同时,养老产业在养老照料方面出现了趋势性的变化,这其中就包括养老照料技能劳动者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他认为,总体来看,经济转型中,新需求引导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市场,新职业开发新领域,新业态带动新就业。未来,新生代将投身到老年照料的数字劳动、体面劳动、快乐劳动中。
变化带来机遇,也对产业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养老照料,技术重要、设备重要、新基础重要,更重要的是对老年照料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他认为,要加快开发居家养老技能人才的环境创新,让人才流、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源源不断流入养老人才的高地,以适应新需求。(完)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113144.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