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源自动收录
免费加入

软文发布

体检结果准不准?选对时机很重要

文章编号:69746时间:2024-09-20人气:


  不少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年度体检时,为员工提供了几个月的灵活体检时间,供大家自行选择体检日期。然而,什么时候去体检、怎样的身体状态最适合体检,很多人却一头雾水。体检是否有“好时机”?不同状态下的体检结果能否真实反映健康状况?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农工党党员、北京市石景山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谭丽玲,听她分享体检中那些不可不知的“小事”。

  感冒、熬夜或聚餐后都不宜体检

  体检时机的选择关系到体检结果的准确性。谭丽玲指出,体检的作用在于发现体内存在的健康隐患。为了精准“揪”出问题,体检前应尽量避免一些可能干扰体检结果的情况。

  如果近期患有感冒、胃肠道感染等急性病,或短期内正在服用某些药物,这时体检,血常规、血生化等一些指标可能出现暂时的异常,不能准确反映人体平时的健康状况。最好等病情好转,并停药3天后再进行体检。

  此外,精神状态和饮食也会影响体检结果的准确性。当体检人近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或生活状态时,体检结果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异常情况;而如果体检的前3天摄入了大量高脂、高糖的食物,或过量饮酒,血脂、血糖、肝功、尿酸等指标也可能出现波动。

  “这些‘异常’往往只是暂时的,并不能真实反映日常的健康水平。因此,身体状态相对稳定的时候,才是体检的好时机。”谭丽玲提示。

  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当体检者近一周经历了熬夜、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时,建议等身体恢复到正常的作息后,再去体检。同时避免在聚餐或饮酒后进行体检,给予身体充分的代谢恢复时间。

  对于女性而言,选择体检时间时,还要考虑月经周期。谭丽玲提示,月经结束后的3至7天是女性体检的最佳时间,这段时间内,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相对稳定,利于获取更客观的体检结果。

  此外,谭丽玲建议体检前一晚的21点后,应减少食物、水分的摄入,以确保空腹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的准确性。

  中年男性应关注血脂、肝功 中年女性警惕结节

  中年人往往面临着更复杂的健康风险。

  近年来,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的发病率在中年人群中逐年上升,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肺结节等各类结节,也变得越来越常见。

  对于男性来说,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异常是常见的健康隐患。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运动减少和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男性更容易在体检中发现血压升高、代谢异常和脂肪肝等问题。因此,谭丽玲建议,男性应定期进行血液检验和超声检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而女性在40岁以后,特别是进入更年期后,健康挑战显著增加。除了关注乳腺癌和宫颈癌的筛查,女性还应特别注意各种结节问题。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不仅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加速结节的形成和生长。所以定期监测结节的变化,及时应对,是女性体检中的重点内容。”谭丽玲表示。

  基础体检项目之外,是否额外选择自费的“增项”检查?谭丽玲认为,关键在于体检者的家族病史和自身健康状况。“如果家族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病史,可以选择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超声、动脉硬化检测等检查,以排查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有肿瘤家族史,肿瘤标志物检测是必要的增项,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除此,近年来兴起的基因检测技术也能早期识别个体患病风险,对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具有重要意义。”

  体检报告里的“小箭头”并不一定意味着严重问题

  随着部分疾病出现年轻化趋势,许多人因担心体检发现问题而紧张,甚至开始逃避体检。

  对此,谭丽玲认为,体检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健康问题,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让许多疾病都可以在早期得到有效干预和治疗。而体检单中一些看似“异常”的指征,有时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就可以控制和改善,避免使其发展成严重疾病。

  异常体检结果通常根据危急程度和干预策略被分为两类。A类为急需处理的异常情况,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率≥150次/分或≤45次/分;严重的高血压,血压≥180/110mmHg,经安静休息后仍不能下降;以及一些化验指标的严重异常如:血红蛋白≤60g/L、谷丙转氨酶≥15倍等,这些情况需立即复查或进一步治疗;B类则是不那么紧急的异常,但需进一步检查或随访观察的,如腹部脏器的囊肿、肿瘤标志物的异常、肺结节等问题,需定期监测和调整生活方式,加强管理。

  在谭丽玲看来,报告单中的“主检医生结论和建议”才是“精华”所在,这部分内容通常由资深医师给出,是体检者应重点关注。一般来说,体检报告单里的小箭头标记,虽然表示某些指标偏离参考值,但不一定意味着有严重问题,需医生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如果体检结果显示有紧急健康问题,医护人员会及时告知和处理,体检者无需过度担心。

  在体检后,体检者应结合主检医生的建议,及时复查或就医。同时,对稍微偏离正常值的异常结果,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调整。谭丽玲提醒,“不必为小问题过度担忧,现代医学让许多早期疾病可防可治,如血压、血脂、血糖的波动,一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即可控制。”(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邵婉云】


相关标签: 体检结果准不准?选对时机很重要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今年18月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业销

下一篇:税务总局谈个税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69746.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2024-05-07 09:57:00

摆脱母公司影响 物企走向更“独立”

摆脱母公司影响 物企走向更“独立”

摆脱母公司影响 物企走向更“独立”

2024-05-07 09:57:00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2024-05-07 09:57:00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2024-05-07 09:57:00

莫让陪诊师异化为“黄牛”

莫让陪诊师异化为“黄牛”

莫让陪诊师异化为“黄牛”

2024-05-07 09:27:00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2024-05-07 09:27:00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2024-05-06 22:55:00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小范围会谈

2024-05-06 22:55:00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2024-05-06 22:55:00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2024-05-06 22:55:00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2024-05-06 22:55:00

电力数据看浙江假期旅游 非传统热门城市成黑马

电力数据看浙江假期旅游 非传统热门城市成黑马

电力数据看浙江假期旅游 非传统热门城市成黑马

2024-05-06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