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75311时间:2024-09-30人气:
一支素描笔,一把尺子,一张画纸,随着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在湟源排灯县级非遗传承人党青云笔下,一幅栩栩如生的排灯设计图跃然纸上。在他的笔下,中堂式、屏风式、影壁式的排灯各具特色。近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党青云。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位于日月山脉东麓、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处中国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藏文化和汉文化的结合区域,是历史上丝绸南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故被誉为“茶马商都”“海藏咽喉”。湟源排灯起源于清代中期,它的前身是商铺为招揽夜间生意而制作的广告牌,故而排灯也叫“牌灯”。
除了绘画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如今的排灯在原有绘画基础上,又融入皮绣、藏绣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上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传说和反映当地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故事等。
如今,湟源排灯这一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高原民间艺术,早已从公共场所走进了千家万户,在非遗中融入非遗,趁势起航,展现出了新的生命力。
刘洋 青海湟源报道
责任编辑:【罗攀】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75311.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