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78270时间:2024-10-08人气:
在福州市洪塘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踩着高跷的孩子们在陈孝斌的指导下,熟练地舞起彩带龙、抖空竹、转动手绢花,甚至劈下“一字马”,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仓山区建新镇洪塘村是福州著名的“民间文化艺术(高跷)之乡”,这里的高跷舞历经400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于2019年2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孝斌是洪塘高跷舞的第三代传承人。2011年,顺应将地方特色融入小学教育的号召,他把洪塘高跷舞技艺带进校园,每周三下午坚持给洪塘中心小学感兴趣的孩子开展高跷舞专业指导训练,并融入其它传统表演形式,为洪塘高跷舞的传承和发展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陈孝斌告诉记者,加强非遗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创新是关键,必须适当融入时代元素,增加表演的可看性。近年来,他致力于推动洪塘高跷舞进入校园,不断尝试将足球、篮球、呼啦圈、彩带龙、抖空竹、舞蹈等元素融入高跷舞,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吴晟炜 林续越 姚祥锋)
责任编辑:【周驰】
下一篇: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次专题学习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7827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