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80854时间:2024-10-13人气:
中新网10月13日电(罗婕)“众多戏剧文艺作品中,有一种叫做‘云南’的腔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花灯和滇剧。”云南省滇剧院一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陈亚萍13日表示,艺术创作要以厚重的历史为支撑,与时代接轨,结合当下的审美守正创新,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了解花灯、滇剧。
10月11日至17日,第十届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在曲靖市陆良县举办,700余名专业演员和戏曲艺术家齐聚,接连展演花灯、滇剧精品,共探地方剧传承发展与创新创造新路径。
花灯、滇剧是云南主要地方剧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云南民间一直保有唱花灯、赏滇剧的传统。
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编导孙晋昆表示,云南是花灯戏的主要发源地,汲取多民族文化的养分逐渐成长起来。“能从作品中看到各民族相互交融的美好画面,是其相较于其他剧种最大的特性和魅力。”他提到,云南省花灯发展呈现专业院团少而精、民间社团多而广的特点,要做好传承工作,需大力培养专业人才,补充新生力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戏剧院院长、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龙倩介绍,地方剧种的发展离不开经典剧目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今年是广西彩调剧《刘三姐》诞生65周年,经典剧目常演常新,不仅让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也让日渐式微的地方传统戏剧不断传承下来。”她表示,云南举办的花灯滇剧艺术周正是为孵化与时俱进的好作品提供平台,挖掘各地有代表性的人物与故事,推动戏剧剧种推陈出新。
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剧场是众多花灯、滇剧从业者关注的问题。云南省花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高爱洁表示,“我们演职人员一直在为之努力。一方面,我们在戏剧创作时主动了解年轻人的关注点和所思所想,在编排上加入更多现代、时尚的元素。另一方面,不断通过进社区、进校园等方式,主动将地方戏剧带入年轻人的生活圈中。”
多位花灯、滇剧艺术家认为,此次举办的花灯滇剧艺术周,覆盖面广,深入基层,形式多种多样,真正将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戏剧新作带到观众面前,为地方性戏剧发展培育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完)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80854.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