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源自动收录
免费加入

软文发布

兴凯湖进入候鸟南迁高峰期 日均过往候鸟达3.5万只

文章编号:88641时间:2024-10-28人气:


  中新网哈尔滨10月28日电(孙海淇 记者 王妮娜)27日,记者从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随着中国北方地区气温下降,黑龙江省兴凯湖流域进入了候鸟南迁高峰期。

  兴凯湖是中俄最大的界湖,其中,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湿地与俄罗斯境内湿地连成一片,是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位于东北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带上,每年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来自俄罗斯远东等地的候鸟飞至兴凯湖中转,短暂停留补充体力后,继续前往中国长江中下游、日本和韩国等地过冬。

兴凯湖候鸟日均过往量达3.5万只以上。孙海淇 摄

  11月末正是保护区候鸟南迁高峰,每天都会有上万只迁徙的大雁在这里歇脚。它们时而在天空盘旋,时而在兴凯湖畔秋收后的稻田里觅食。雁群常常排成人字形和一字型,群雁翱翔,场面壮观。

  27日,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域内的东北泡子西岗区域,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观测到有上万只白额雁、豆雁、绿头鸭等候鸟栖息觅食,翱翔飞舞,鸟鸣声不绝于耳。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监测候鸟数量。 耿旭阳 摄

  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监测员姜振东说:“目前,兴凯湖已进入秋季候鸟迁徙高峰期,日均过往量达3.5万只以上。我们现在所处的区域,就是秋季候鸟主要迁徙区域之一,东北泡子西岗区域。日均过往量达1万只以上。自秋季监测以来,我们已累计监测迁徙候鸟近50余万只,其中中国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130只,白枕鹤127只,东方白鹳近300只。”(完)

【编辑:曹子健】


相关标签: 兴凯湖进入候鸟南迁高峰期日均过往候鸟达3.5万只

上一篇:法国童声合唱团走进海南五指山

下一篇:中国和巴西加强可持续农业合作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88641.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2024-05-07 09:57:00

6天爆发4次!X级强太阳耀斑频繁来袭,有哪些影响?

6天爆发4次!X级强太阳耀斑频繁来袭,有哪些影响?

6天爆发4次!X级强太阳耀斑频繁来袭,有哪些影响?

2024-05-07 09:57:00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2024-05-07 09:27:00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2024-05-07 09:27:00

【多彩新论】让更多“土专家”“新农人”脱颖而出

【多彩新论】让更多“土专家”“新农人”脱颖而出

【多彩新论】让更多“土专家”“新农人”脱颖而出

2024-05-06 22:55:00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数字科技呵护新疆野生动植物

2024-05-06 22:55:00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2024-05-06 22:55:00

专家: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美西方逻辑缺陷

专家: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美西方逻辑缺陷

专家: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反映美西方逻辑缺陷

2024-05-06 22:55:00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问界M7交通事故致3人遇难 车企回应疑问

2024-05-06 22:55:00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2024-05-06 22:55:00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第18届马来西亚亚洲防务展开幕

2024-05-06 22:55:00

装载360吨出口货物 江西瑞金至美国洛杉矶全程铁海联运班列开通

装载360吨出口货物 江西瑞金至美国洛杉矶全程铁海联运班列开通

装载360吨出口货物 江西瑞金至美国洛杉矶全程铁海联运班列开通

2024-05-06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