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88729时间:2024-10-28人气:
山东青岛加速布局海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
金秋时节正值捕捞旺季,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近5万亩现代海洋牧场,每天约20吨的鲈鱼、鲷鱼、黄鱼等鲜鱼销往全国各地。
打造“蓝色粮仓”,青岛建成21处国家级海洋牧场,投入“深蓝一号”等深远海智慧渔业养殖装备,年产水产品达100万吨。
做好“海”的文章,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前不久,一台服务于海上风电项目的漂浮式测风激光雷达在青岛近海布放完成。这种雷达即使在复杂天气条件下,也能对500米高度以下、半径10公里左右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将风向、风速等信息传回大数据平台。
测风激光雷达研发人员 王琪超:建设成本是传统手段的三分之一,可以长期服务海上风电厂的智慧运维。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服务了国内50多个海上风电厂。
近年来,青岛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举措,围绕卫星遥感、雷达监测、水下机器人等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培育出11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科技成果广泛应用在海洋工程、能源开发等领域。
加快培育海洋未来产业的同时,青岛还发挥涉海科研院校多、海洋科技平台集中的优势,加速推进海洋装备、海洋药物、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这艘21万吨可转换氨燃料发动机的船舶,相比传统燃料,可减少95%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以及近100%硫氧化物的排放。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谷克超:我们签下的订单有71艘,工期已经排到2028年底,其中超过八成是自主设计研发的新能源动力船舶。
目前,青岛集聚100多家船舶海工制造及相关配套服务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今年上半年,青岛市海洋生产总值2671.6亿元,同比增长7.7个百分点。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局长 孟庆胜:利用3年的时间,引进100多个团队,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和深海开发等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
上一篇:增进相互了解,共促人权进步
下一篇:塞官员塞尔维亚永远不会加入北约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88729.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