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93432时间:2024-11-06人气:
近段时间,一些低俗微短剧盯上老年人,批量推出“中年霸总爱上大龄保洁员”“精英儿女不孝”等内容,同时在付费模式上涉嫌诱导充值消费,让不少老年人上瘾伤财,引发关注和讨论。不良文化产品的“歪风”给老年群体带来的影响,既暴露了黑心企业针对老年人设下的消费陷阱,也凸显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如此众多的老年人口,其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成为一片富饶的“蓝海”。低俗文化产品和恶意收费模式,既煽动老年人情绪大起大落,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侵占了文化产品适龄化优质内容的市场空间,破坏行业发展。
今年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专门指出,“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为相关文化产品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老年人也有新需求,兴文化也是惠民生。一方面,要深挖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打造精品,真正从老年人的角度出发,创造出符合他们真实需求的文化产品。例如,在微短剧这类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中,避免过度夸张的低俗内容,增加防诈普法、健康知识等有益于老年人的内容,寓“养老”于“文化”,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根据老年人的消费习惯优化模式。平台可以开通适老化付费模式以及防沉迷系统,解决数字弱势群体冲动消费问题,打造让老人开心、家属放心的观剧平台。(覃皓珺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打造邮轮经济新增长点
下一篇:美国举行2024年总统选举投票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93432.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