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13520时间:2024-12-22人气: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谢雁冰)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2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显示,2023年,沿黄9省区完成造林2541.38万亩,种草改良5200.92万亩。
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报告显示,黄河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来,配套法规制度不断完善。在完善地方性立法方面,沿黄9省区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修改相关地方性法规,发布技术规范、标准。甘肃、河南等5个省区出台省级黄河保护条例,山东沿黄9市聚焦“黄河水资源保护与节约集约利用”开展“小切口”协同立法。
报告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成效显著。黄河干流全线连续2年达到Ⅱ类水质,流域84.9%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近20年植被“绿线”向西移动约300公里。2023年,沿黄9省区完成造林2541.38万亩,种草改良5200.92万亩。三江源、甘南黄河上游、若尔盖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报告表示,各地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023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万平方公里。内蒙古、陕西等地聚焦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开展规模化防沙治沙,山西人工造林规模近3年连续保持全国第一。黄河流域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蚀和风蚀“双减少”。
报告还显示,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2023年安排沿黄省区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398.7亿元,同比增长11.1%。(完)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113520.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