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49167时间:2024-08-11人气:
8月10日,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深海一号”船从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的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码头起航,执行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该航次是中国在“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下开展的首个大洋国际共享航次,“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
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海上作业时间为45天,共有60名科考队员参与。其中包括来自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部北海预报减灾中心、中国海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2家单位的科考队员,以及哥伦比亚、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尼日利亚、新加坡、孟加拉国等国家和地区的8名外籍科学家。
据悉,此次航次计划在西太平洋典型生境目标区开展生物多样性及环境调查,通过使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箱式、拖网、CTD(温盐深测量仪)、Lander(海底着陆器)等装备调查海山深海生物类群,掌握深海典型海山生境所在区域的位置、环境特征和生物群落组成,进一步提升调查海区的深海生物多样性和深海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支撑“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
据了解,“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是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牵头,组织全球六大洲39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机构的专家共同发起。该计划是联合国“海洋十年”批准的第4批“行动方案”中唯一的大科学计划,也是中国迄今获批的唯一聚焦深海的大科学计划。
(胡耀杰 制作 岳子岩)
责任编辑:【孙静波】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49167.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