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55609时间:2024-08-24人气:
中新网上海8月24日电 “琴中吴韵:苏州吴门古琴斫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刘敏飞斫琴作品展”正在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古镇展出。现场五十多张古琴皆由苏州吴门古琴斫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传统古琴斫制技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成员刘敏飞精心制作。
此次展出的五十多张古琴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张名为“庐风”的仲尼式古琴。琴体木材取自福建省永定坎碧溪村卢氏土楼,卢氏在碧溪村繁衍四百多年,族谱载有“勤俭持家、诚信待人、乐于助人”等家训。今房倒人非,刘敏飞幸得房构良木,潜心十余年斫“永定”“庐风”二琴,取“国泰民安,江山永定”之意。“庐风”琴名和琴铭分别由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教授和88岁高龄的著名书法家郭齐文题写。另一张“永定”琴已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
在展览开幕的专场讲座中,刘敏飞向观众讲解斫琴选材的考量,不是木材越名贵越稀缺,琴就越好,好的古琴音色和工艺密切相关。斫琴过程涉及多个复杂工序,包括选材、定型、琴面弧度制作、槽腹、底板制作、调音等共计100多道工序。这些工序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斫琴师精心制作。同时,古琴也是一件漆器艺术品,一张好琴之所以能够保存千年,主要还是漆的功劳。他尤其强调,琴友不要太迷恋老料,不少商家会宣称用老料以售高价,但实际上老料现在越来越稀缺,市面上不可能有太多老料流通。
刘敏飞幼时即学习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后在高等院校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毕业后先后师承顾迁、李孔元、吴门琴家第四代传人吴明涛等先生研习琴艺。十余年来专注于古琴的传统制作工艺,所斫制的古琴音色透亮古朴,被许多琴家演奏收藏。
此次展览是刘敏飞斫制作精品的集体亮相,包括传统仲尼式、伏羲式、灵机式、落霞式、蕉叶式、混沌式等经典的古琴款式。在精研古琴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他根据宣和式和连珠式的特点,制作出一种符合现代审美的变体宣和式;通过细微调整琴头、琴项与琴肩之间的比例,制作了更符合苏州吴门精细雅致审美特点的小仲尼式。
非物质文化研究与推广者弓宇杰表示,刘敏飞多年来从事古琴的制作、教学与传播工作。不论是斫琴,还是弹琴,他都已经做到了琴到、手到、情到的琴人合一的状态;他的古琴十分值得品鉴。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8月29日。(完)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55609.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