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资源自动收录
免费加入

软文发布

探讨阿尔兹海默症,聊人工智能……酒吧里真能搞学术?

文章编号:83212时间:2024-10-18人气:


“用音乐唤醒阿尔兹海默”讲座在酒吧开讲

  十几张桌子围成一个方形,桌子后是一边品酒一边抬头看着PPT的青年顾客;桌子前,为前来主讲的神经内科医生留出了一片空间……在成都温江“回答Bar”酒吧的角落,雪克杯正在调酒师手中摇晃出“刷拉拉”的声音。很难想象,酒吧和学术联系在了一起。

  最近一段时间,“学术酒吧”这个词在网络上火了。“学术酒吧”最初起源于英国的SciBar(“Science in a Bar”的缩写),是英国科学协会(The 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的非营利项目,其目的是让更广泛的公众了解科学知识。

  这类崭新的城市青年文化现象,在成都也有了案例。在温江区、成华区等地,接连涌现出“学术酒吧”,吸引了一批学生、职场人士前往参与。从阿尔兹海默症、人工智能,到利率变迁与人生规划。“学术酒吧”是否真的是“搞学术”?这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了当下年轻人怎样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诉求?

  听众:

  收获新知识 “抵抗”信息碎片化

  9月22日晚上8点,一场“用音乐唤醒阿尔兹海默”的主题公益讲座在“回答Bar”展开,原创音乐人、成都市一家三甲医院的神经内科主任石头先生(化名)担任主讲人。活动采用预约制,当晚,除了原本预约的顾客以外,还吸引了不少自然客流,有的是大学城中的学生,有的是毕业多年的职场人士。

  另一边,位于成华区的野路子home bar(家庭酒馆)也开始了第一场“学术研讨会”。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蒲婧雯以“面向任务的对话系统”为主题,探讨如“AI客服”等系统,如何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帮助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

  来参加讲座的吴登科提到,虽然已经开始工作,但是他对于获取新知识仍抱有很大的热情。“以往下班了就只会跟好友喝酒,或自己刷刷微博、抖音,碎片化的信息看多了,但我好像并没有记住什么,失去了深入思考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症成了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的词,我想学习如何预防,就在酒吧的私域群里报了名。”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讲人提到,经常听音乐、进行脑力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阿尔兹海默症。吴登科笑着说,“四川人患这种病的概率较低,是因为大家普遍爱打麻将。”

  自由社交、思想碰撞的“舞台”,是吴登科对“学术酒吧”的总结。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中,收获一份新知识,抵抗互联网时代中碎片化信息的潮流,成为不少人参与“学术酒吧”的原因。

  记者看到,酒吧现场的氛围并不严肃,参与者宛如朋友般席地而坐,面对面交流的感觉更像是轻松的家庭氛围。“相比于普通的酒吧,学术讲座的形式还提供了将陌生人连接起来的深度话题。”吴登科说,参与者喝酒的频率不高,不同于高校中的讲座,尽管设置了问答环节,但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仍能随时打断并进行提问。

  主讲人:

  非正式化交流 可激发更多灵感

  酒吧,也可以开展学术讲座?这一在北上广深已经爆火的酒吧形式,在成都展现出了什么样的特点?

  “我们最初是做酒吧文化空间的,承载了很多音乐演出,同时开展过电子音乐、涂鸦、街头文化相关的分享会。后来因为噪声原因决定逐渐转型,以知识分享为主。”今年9月,“回答Bar”合伙人田宝森邀请身边专业领域的朋友,在酒吧开展学术讲座,同时在社交媒体上打上了“学术酒吧”的标签,“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目前,我们的客户群体是刚毕业的年轻人,他们想突破‘信息茧房’,了解医学、健康、人文、心理等相关议题。学术与酒吧的组合,正契合了他们自我提升、社交互动和情绪解压的需求。”野路子home bar主理人牟晓明提到,“我们先找成都名校在读的研究生、博士生,让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选择一篇核心期刊进行分享,这样的知识深度对于普通人来说足够了。”

  除了知识科普以外,“学术酒吧”还为学生、教授等群体提供了一个启发灵感的场域,找到学术上的共鸣。

  “走出实验室的围墙,打破专业壁垒,进入一个非正式化的空间,倾听普遍的意见和想法,获取真实信息,对于理工科而言是很重要的。”作为“面向任务的对话系统”主题的主讲人蒲婧雯提到,与不同学科的参与者进行非正式交流,“学术酒吧”能进一步增强学科交叉的创新思维,“也是满足我们好奇心的方式,说不定能激发出更多灵感。”

  田宝森告诉记者,在第一期学术分享之后,已经有来自西南财大的博士以及高校教授主动联系,希望前来分享,“预计在10月下旬,我们会开展第二次公益讲座;11月中旬,将会开展以宫颈癌防护为主题的学术分享。”

  专家:

  打破学术讨论的严肃性和正式化

  酒吧与学术,两个看起来似乎没有关系的词,为何会联系在一起?“微醺”的状态下,真的能搞好“学术”吗?

  在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文杰看来,“学术酒吧”这一新兴现象的出现,有其文化和社会动因。

  “成都等城市之所以出现‘学术酒吧’,与这些地区高校云集、年轻人密集相关。”段文杰提到,这些城市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和接受度,“当学术与酒吧看似不搭界的元素结合时,便自然而然地在这些城市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聚合现象。”

  “学术酒吧”流行的背后,可以窥见当下年轻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诉求。

  “随着代际更迭,年轻人的个性、需求和偏好也在不断变化,他们追求更加多元和创新的生活方式。”段文杰认为,将学术讨论带入酒吧,不仅是对传统学术环境的一种时代性融合,也是对年轻人社交方式的一种创新,“这种融合打破了传统学术讨论的严肃性和正式性,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更加轻松、自由的交流平台。”

  此外,不少教授和博士生主动要求在“学术酒吧”讲学,这反映出学术圈对于此类非正式学术交流场所的需求。“在‘学术酒吧’的环境中,学术讨论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动,参与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观点、激发创意,这无疑为学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土壤。”段文杰。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刘欢】


相关标签: 探讨阿尔兹海默症聊人工智能……酒吧里真能搞学术?

上一篇:以军确认打死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哈马斯暂无

下一篇:部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咋成了充电坑?

内容声明:

1、本站收录的内容来源于大数据收集,版权归原网站所有!
2、本站收录的内容若侵害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3、本站不接受违法信息,如您发现违法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处理!
4、本文地址:https://www.duozy.cn/article/83212.html,复制请保留版权链接!


温馨小提示:在您的网站做上本站友情链接,访问一次即可自动收录并自动排在本站第一位!
随机文章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中国科技馆:初步统计五一假期全国科技馆接待公众超300万人次

2024-05-07 09:57:00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文化中国行|“多彩贵州 别有洞听”溶洞音乐周圆满落幕

2024-05-07 09:57:00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探索城市服务 物企抢滩万亿“非居”市场

2024-05-07 09:57:00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不当黄牛”应是陪诊师的职业道德底线

2024-05-07 09:57:00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强制推广公墓,殡葬改革岂能如此“一刀切”

2024-05-07 09:27:00

致敬中法友谊 歌曲《我坐在去巴黎的火车》上线

致敬中法友谊 歌曲《我坐在去巴黎的火车》上线

致敬中法友谊 歌曲《我坐在去巴黎的火车》上线

2024-05-07 09:27:00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60个重点商圈消费金额达99.2亿元

2024-05-07 09:27:00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拉萨海关护航“藏”字号产品加速出口

2024-05-06 22:55:00

纪录片《林风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建桥者》在巴黎开拍

纪录片《林风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建桥者》在巴黎开拍

纪录片《林风眠——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建桥者》在巴黎开拍

2024-05-06 22:55:00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保荐未尽责,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

2024-05-06 22:55:00

特斯拉坠崖致夫妻身亡 三大疑点待解

特斯拉坠崖致夫妻身亡 三大疑点待解

特斯拉坠崖致夫妻身亡 三大疑点待解

2024-05-06 22:55:00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楼市新政之后,北京中介“紧急取消了假期”

2024-05-06 22:55:00